新闻中心

您的位置: 首页 员工版新闻中心医院要闻详细

身边的榜样系列报道(二)——置身于“室外”的叶宁

发布时间:2021-12-24 08:25 本文来源: 宣传科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和“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形成崇尚先进、在医院创建争做先锋的浓厚氛围,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对各党支部推荐的榜样人物进行系列专题报道。

 

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特鲁多铭言

无悔的选择

踌躇满志的少年,正处在对未来充满着无限期望的大好年华,他却选择了“医生”这个满眼看到都是人间病痛的行业。面对很多人的不理解,他不作解释,只是默默坚持心中信念,一转眼就过去了18个春秋。

急诊科作为医院的前沿阵地,随时随地可能出现各种突发情况,身为急诊科的医生,业务知识要广、革命本钱要壮,大脑神经要敞,紧急情况下要在第一时间作出判断,发现病因所在,出诊时要似百米冲刺,手能抬,肩能抗。面对急难危重病人时大脑要高速运转,半点马虎不得。多少急诊医生想逃离这个战场,而他,却主动申请从重症科转到急诊科,对此,他只是笑言,“室内”医生当久了,想去“室外”呼吸新鲜空气。

团结就是力量

来到急诊后,他一直积极主动承担各种复杂工作,通过观察学习,他发现急诊科存在的部分医疗纠纷是沟通方式不畅导致的,有些是因为医护人员长期处于高压负荷状态,无法自我调节造成的。发现了问题,就要积极寻找对策,为此他联系投诉管理科、服务办为全科人员培训,查不足、补短板,优化服务流程;关注大家的心理健康,邀请心理专家进行情绪疏导。经过共同努力,急诊科的人文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医护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沟通顺畅了,团队凝聚力也更强了。

前行的动力

不同于其他科室,急诊科接诊的大多是情况紧急、病情危重的患者,面对突发的紧急抢救、每天的高负荷工作,他也曾打过退堂鼓,但每次看到从救护车上推下来奄奄一息的生命,他还是马上冲在最前面,尤其是经过大家争分夺秒的救治后,患者睁开眼睛说谢谢的时候,他更觉得一切都值得了。

患者眼中的“世外高人”

扎实的专业功底是他赢得患者满意的根本原因,这是他修行多年的深厚内力;幽默风趣的沟通艺术则是他打开患者心门的“化骨绵掌”,内外兼修,使得他在“室外”行走更加游刃有余。他最喜欢福尔摩斯,破案时一丝不苟、抽丝剥茧,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他看来,看病也和破案一样,要有一双火眼金睛,仔细推敲、善于发现。十几年的重症病房工作经历,早就让他练就了一身本领,这也是他能在众多症状中,精准发现主要矛盾点,对症下药,从而药到病除,让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脱离险境。

患者眼中的“知心大哥”

“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特鲁多铭言几乎每个医生都知道。患者看病就医,一是想解决病痛,二则是对医生寄托了希望,渴望得到安慰和共情,这也代表医生要承担多种职责,不仅仅要懂看病,还要会聊天。在查房前,他会先浏览一下患者的病历,向主管医生询问患者状况,对病情进行初步了解,以便在查房时,能快速获取患者的信任,拉进双方距离,这也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除此之外,一有时间,他就去病房里“溜达”,和患者拉拉家常,聊聊病情,患者也很愿意把他当作倾听者,科室的同事都称呼他是患者的“知心大哥”。

有温度的医者

急诊科就是个小小的社会缩影,在这里每天都上演着各种故事。有个患者因心肌炎行气管切开,长期的气管切开状态,加上居家缺乏专业护理导致反复炎症,气管形成了瘢痕,造成呼吸困难,辗转多处求医无果的她来到桂医附院,叶宁凭借他专业扎实的业务能力,给予对症处理,治疗几天后病情稳定出院。此后又因病情反复多次来急诊住院治疗。来来回回便和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相熟起来成了朋友,了解到她家里只有母子二人,为了看病还变卖了家里房子的情况,急诊科积极为她申请各项优惠政策,让她安心接受治疗。母子二人对叶宁及他的团队万分感激,称赞他们是她遇到的最有温度的医者。在叶宁看来,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作为医生,作为中共党员,是要以实际行动去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

做最专业的事

来到急诊科后,他就很快融入团队,和大家一起讨论科室的发展。通过观察日常工作,他发现急诊科多数情况下只是承担着医院转运站的功能,而专科化优势不明显,但在急诊科等待周转的很多患者是需要进行呼吸治疗的。于是在得到主任的全力支持下,他积极组建了急重症呼吸治疗协作团队,通过加强培训,医护人员处理、救治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水平得到了整体提升。另外,他还发现全院各专科ICU中的危重患者也常会涉及到呼吸危重度评估、气道管理、呼吸支持等问题,于是他联合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心血管内科等多个科室,在院内开展危重症患者呼吸治疗与康复训练,推动各专科ICU护理团队加大对呼吸治疗救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患者提供更及时、更专业的治疗。

授人予渔

俗话说,“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与渔”,医生的力量是有限的,如果每个人都能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在危难之时伸出援助之手,可能会带给身处危险之中的人更多生的希望。秉承这个理念,叶宁积极与医联体单位、警校、社区、各类高校等联系,带领团队对常用的急救技能进行普及讲解;还联合人民警察训练学校、蓝天救援队、医联体恭城县人民医院等单位联合开展实地救援演练,更真实、更高效地提升了救援团队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做最坦荡的医者,无愧于心,不因蝇头小利,而迷失自己,这样才能在以后回忆过往的时候不后悔”,这是叶宁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作为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母亲对他的要求。他希望和他的团队一起把急诊科做成区域医疗急救中心,挽救更多的生命,用心做事,用爱待人,热爱生活,坚持做好救死扶伤的本职工作,用自己的言行起到榜样的引领作用。

(文/组织科  图/叶宁  编辑/赵雨晴  审核/谢芳李锦

叶宁在为患者治疗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身边的榜样系列报道(二)——置身于“室外”的叶宁
网站纠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