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凝智慧,携手共进促发展—桂林医学院病理学虚拟教研室成功举办第二次跨区域在线云会议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虚拟教研室试点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加强跨校、跨地域开展省级病理学虚拟教研室教育教学研究活动,推动教师对病理学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方面的研究,8 月20 日上午,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桂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共同主办了“第二次病理学虚拟教研室跨区域在线教学云会议”。
全国病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国平教授、吉林省病理学虚拟教研室李玉林教授、王医术教授,桂林医学院病理教研室曾思恩教授、副主任郑锦花教授、陆竞艳教授以及来自吉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共10所院校,254名病理学教师参加会议。
吉林省病理学虚拟教研室李玉林教授和华中科技大学王国平教授分别致辞,他们对本次云备课的召开表示祝贺,对组织跨区域病理学云备课给予高度的肯定,同时也对虚拟教研室未来的建设提出了要求。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主任王医术教授和桂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主任曾思恩教授分别致辞,介绍了此次会议的召开背景以及筹备工作,并对虚拟教研室今后跨区域合作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会议第一个环节为病理学教学内容及课程设置介绍,由桂林医学院陆竞艳教授主持,桂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付海晓老师、右江民族医学院韦花媚教授、延边大学医学院金铁峰教授、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孙丽老师分别介绍了 2023-2024 上学期本科教学各专业课程的教学安排、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考核评价标准和教学创新等内容。
会议第二个环节为病理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由吉林大学吕爽教授主持。右江民族医学院韦花媚教授介绍形成性评价的标准和病理学课程形成性评价的成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莫伟嘉老师介绍了教改班模块化教学创新的实施方法、优势以及取得的成效;延边大学医学院朴俊杰教授介绍了口腔组织病理学STEM+PBL课程模式改革与实践方法。
会议第三个环节为病理学章节集体备课,由桂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副主任郑锦花教授主持。桂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陆竞艳教授针对“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章节内容进行集体备课,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李艳茹教授针对“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章节进行集体备课,分别介绍了各章节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解析、教学课件和教案的编写、教学案例和思政元素的切入点。通过集体备课,参会教师增进交流互补,对各校的教学活动发挥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会议第四个环节为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分享,由右江民族医学院韦花媚教授主持,来自广西中医药大学王志静老师和吉林医药学院赵东海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树”业有专攻 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病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经验交流》的精彩汇报,讲述了课程思政建设的经验、实施路径和经典案例。
会议最后一个环节为病理学教学经验分享,由吉林医药学院赵东海教授主持。桂林医学院病理学教研室刘甜老师分享实验课教学经验——“打造以‘铸魂、塑能、强基’为核心的病理学使用教学新模式“;北华大学于春艳教授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平台以及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长春中医药大学郭军鹏教授分享了病理学线上线下结合教学的实践经验;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吕爽教授介绍了“虚拟实践相结合的病理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各高校教学经验分享,参会教师深受启发,每一位老师都收获颇丰。
最后,吉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病理学虚拟教研室主任进行总结发言。桂林医学院曾思恩教授强调开展虚拟教研室线上集体备课活动的必要性,对于南北地区医学院校教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今后要继续开展虚拟教研室集体备课,统一思想和教学内容,最后,他对参加此次会议的专家和教师表示感谢,希望大家会后能够给更多的建议和意见。吉林大学王医术教授感谢各位无私分享的老师们,通过本次虚拟教研室的活动,为各校一线教师提供了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创新改革思路,期待今后有更多的院校加入虚拟教研室活动,共同探讨改革途径、提高教学质量,吉大组建的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趋于完成,搭建平台分享各高校病理学教学资源。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